智能眼镜vivo Vision来了, 科技巨头扎堆“百镜大战”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张云山
398克超轻机身、双目8K分辨率、指尖级手势识别,vivoVision探索版的亮相,让本就拥挤的XR赛道再添一把火。
8月21日,东莞长安镇。vivo在这里举行三十周年庆典暨Vision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混合现实头显设备vivoVision探索版。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表示:“今天,我们相聚在长安,这个vivo梦想开始的地方,不为镌刻过往的里程碑,只为见证:三十年埋头种因、风雨兼程,vivo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本心之路!这条路的方向,是让‘科技照亮美好’,终点是抵达每一位用户,而这条路的长度,我们将坚定地奔赴百年,迈向基业长青!”
这家1995年从电话机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五大手机厂商之一的中国科技企业,如今正将其野望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随着vivo的入局,科技巨头们在AR、VR、MR领域的“百镜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vivoVision探索版来了(受访者供图)
vivoVision轻松上头,打造混合现实新体验
作为打磨四年的产品,vivoVision探索版不仅是“蓝科技”系统创新能力的集大成者,更是将vivo用户导向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协同家庭服务机器人长远布局、推动混合现实从实验室走入日常生活,让科技的便捷与温度赋能更广泛人群的证明。
vivo推出vivoVision探索版(受访者供图)
产品定义之初,vivoVision探索版的目标就是面向用户日常使用。vivoVision探索版仅398g,而高83mm、厚40mm的尺寸也比行业均值缩小了26%,让佩戴轻松上头。产品经过大量的人体工学研究,可精准定位面部支撑的黄金舒适区,并让每一个支点承压强度最大都不超过6.628kPa,仅相当于人呼气的极限。
蓝科技赋能,底层创新突破
vivoVision探索版是“蓝科技”系统创新能力的集大成者。从芯片到传感器,从算法到交互,vivo将其在手机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延伸到了XR设备中。
vivoVision探索版采用Micro-OLED屏幕方案,分辨率达到双目8K,支持DCI-P3色域标准,实现94%色域覆盖,逐台产线标定,还进行了双眼亮色度一致性校准。
设备搭载的高通第二代骁龙XR2+平台,GPU性能提升至2.5倍、AI性能提升至8倍,为空间计算的高速渲染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Micro-OLED屏幕方案实现了双目8K分辨率,94%色域覆盖,色彩准确度做到了DeltaE<2。
交互方式上,vivoVision探索版实现了1.5°高精度眼动追踪,相当于站在2米外看手表大小的精准定位。26个自由度的指尖级手势识别和垂直175度的识别范围,让操作从“隔着屏幕点”变成了“眼一看,手一动”的自然交互。
硬件只是基础,内容生态才是决定XR设备成败的关键。vivo深谙此道,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核心位置,从影音、游戏到办公,为用户带来了新奇有趣的丰富内容。影音方面,沉浸穹幕视频让用户能够自由穿梭空间,逼真的临场感与沉浸感,让现实中远远观望的震撼场面,成了触手可及的临场体验。移动巨幕影院让120英尺超豪华巨幕立刻被“搬”到面前,无论正坐、斜躺、窝在沙发角还是蜷在床上,都如置身影院C位。此外,vivoVision探索版还支持部分体育及电竞等赛事直播,用户可自由切换观赛视角,通过左右两块大屏一眼掌握全局,抓住每一个精彩瞬间。
这些技术创新背后,是vivo四年的深耕打磨。正如胡柏山所言:“三十年埋头种因、风雨兼程,vivo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本心之路!”
三种技术走向融合,巨头混战智能眼镜市场
在智能眼镜发展历史上,扩展现实(XR)技术谱系中,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三大技术路径曾并行发展,如今正走向融合与清晰。
VR技术通过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最早实现商业化落地。Meta凭借Quest系列占据全球VR市场主导地位,其最新产品Quest3通过色彩透视功能,已向MR体验靠拢。推出的智能VR设备,主要应用于游戏、影视娱乐领域,提供了完全的虚拟世界沉浸感。
AR技术则强调在现实世界中叠加数字信息。从GoogleGlass到MicrosoftHoloLens,再到近年崛起的消费级AR眼镜如RokidGlasses、XREALAir、雷鸟Air等,AR设备致力于成为“可穿戴计算平台”。这类设备通常更轻便,适合日常佩戴,但在技术实现上需要解决虚实融合、空间定位等挑战。
MR作为AR与VR的融合形态,既能提供VR的沉浸感,又保留了AR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苹果VisionPro的发布将MR推向了聚光灯下,其“空间计算”理念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方式。vivoVision探索版正是瞄准了这一新兴赛道,试图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三种技术路径正在加速融合,最终可能统一为更具包容性的XR体验。
科技巨头们依据各自优势,选择了不同的切入路径。
苹果凭借VisionPro高举高打,以“空间计算”概念重新定义MR市场。Meta则采取大众化路线,通过不断迭代的Quest系列巩固VR市场地位,并逐步向MR体验过渡。
华为、小米等中国厂商则从AR眼镜切入。华为VisionGlass和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都强调轻便性和移动办公场景,试图将智能手机生态延伸至可穿戴设备。OPPO也在2021年发布了OPPOAirGlass,探索轻量化AR设备的发展路径。
vivo此时入局,既是对未来趋势的押注,也是其技术积累的必然延伸。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布局手机与MR的科技企业,vivo正在构建一个内容创作与体验的“生态闭环”。
vivoVision探索版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扩展现实设备正逐步从极客的玩具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百镜大战”将重塑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