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十周年, 无招放大招!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钉钉十周年发布会在杭州举办,钉钉创始人陈航(花名:无招)在时隔数年后再次站上产品发布会的舞台。
4个月前,无招重新执掌钉钉。当时,钉钉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产品力方面,飞书步步紧逼;在生态连接上,企业微信悄然抢占市场,整体呈现出增长乏力、创新迟缓的态势。回归之初,无招花费半个月时间深入了解产品和组织存在的问题。他发现,当时的钉钉产品较为臃肿,在简洁高效性上有所欠缺。
为重振钉钉,这位以果断决策著称的创始人,将创业初期的高效管理模式带回团队。在此背景下,无招发布了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8.0版本,并表示:“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我们希望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钉钉。”
钉钉定义AI时代工作方式
钉钉ONE作为一款AI个人中枢产品亮相。它并非传统单一的聊天机器人,而是集成了消息、日程、审批、会议等多个模块,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办公辅助。它试图解决现代办公中信息过载与应用孤岛的问题。每天清晨,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浏览由AI筛选、排序后的紧急事务。会议结束后,AI会对新增信息进行分析,并按优先级列出,帮助用户更有条理地处理工作。
钉钉ONE从被动工具向能理解复杂意图、跨应用执行任务的智能助理转变,希望减少员工在“点击-处理-返回”机械操作上的时间消耗。
钉钉发布了首款AI硬件——DingTalkA1。这是一款集录音笔、会议机、翻译机、AI助理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它搭载了6麦克风阵列与骨传导技术,具备8米超远距离拾音能力,这得益于钉钉在“AI听记”能力上的长期积累。基于超过1亿小时的音频数据训练,AI听记能够识别30种方言和140种语言,并内置了36类场景模板。
无招在现场介绍,该设备未来可在会议讨论后,减少人工分析和跟进的工作量,实现部分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是钉钉将AI能力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拓展的一次尝试。
在信息检索层面,钉钉推出了“AI搜问”功能。与传统搜索返回文档列表不同,AI搜问旨在直接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答案。
当用户提问“公司今年的差旅报销标准”时,系统会从相关文件中提取、整合信息并给出回答。同时,该功能严格遵循权限原则,确保企业数据安全,即用户只能获取有权限查看的信息。
在协同办公领域,表格是重要工具,也是飞书相对领先的领域。此次,钉钉AI表格主打“一句话搭建业务系统”功能。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可自动生成表格、自动化工作流甚至仪表盘。其上线超过100款“字段Agent”,能在表格中完成信息提取、分类、图文生成等任务。
为支撑百万行数据的实时计算,钉钉与阿里云瑶池数据库团队联合开发了O-Table新架构,这是钉钉在核心业务领域对竞争对手发起的有力回应。
从钉钉ONE到AI硬件,再到AI搜问与AI表格,这一系列功能共同展现了无招对“AI时代工作方式”的理解与实践。它们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试图利用AI技术优化工作流。这场发布会也表明,拥有超过2600万企业用户的钉钉,正积极向“AI原生”(AINative)方向转型。
钉钉征途:赛道之上,竞争与变革
钉钉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变革。早期,阿里重金打造的“来往”在微信的竞争下发展受阻,团队面临困境时,无招坚持转向ToB赛道,孵化出钉钉。
当时,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的经验相对不足,无招和他的团队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高效执行力,推出了一系列贴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功能,如DING消息、已读未读、考勤打卡等。这些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员工的工作管理强度,但确实满足了中小企业老板的管理需求。凭借免费策略和强大的执行力,钉钉在协同办公市场迅速崛起,用户量突破3亿。
2021年,阿里启动“云钉一体”战略,希望将钉钉的应用层入口与阿里云的底层技术结合,推动商业化进程。无招的核心理念是服务中小企业,这与集团主攻大客户的战略方向存在差异,最终他选择离开。
接替他的是运营专家叶军(花名:不穷)。叶军时代的钉钉核心任务是推进商业化,他成功地将钉钉的年收入带过30亿元大关,付费企业超过12万。为满足大客户的复杂需求和实现商业化目标,钉钉不断增加功能,产品逐渐变得复杂。与此同时,在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钉钉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逐渐显现。
飞书凭借流畅的文档协作、创新的多维表格和先进的组织理念,吸引了互联网、新消费等行业的众多客户,甚至包括阿里投资的小鹏汽车。企业微信则依托微信的庞大生态,在与外部客户连接方面建立了优势,深耕中小企业市场。钉钉因此陷入“高端客户觉得功能不够深入,中小企业觉得产品过于臃肿”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阿里新管理层确立“AI驱动”的核心战略,将钉钉提升到“阿里在B端最核心的AI应用资产”的高度。为在AI时代打赢这场硬仗,无招被重新请回。
写在最后
无招的回归肩负着明确使命:重塑钉钉,在AI时代夺回市场优势。AI时代的竞争,需要开放的生态、灵活的组织和持续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对钉钉的考验,也是对无招能否带领团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无招试图通过一系列AI功能升级来完成钉钉的转型,但最终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投入和产品创新,更在于能否真正理解并满足企业在AI时代的工作需求,定义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