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算力聚力加码智慧生活

无人机智慧巡航,成为园区治理好帮手;通讯业务掌上办,让服务瞬间触达;医学影像快速分析,为健康保驾护航……从实验室到千行百业,从炫酷科技到实际应用,算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们的日常生活。

盛夏的城市园区楼顶,一架无人机轻盈升空,化身高效的“空中巡检员”,与地面的“算力大脑”紧密协同。

“无论复杂天气还是危险区域,无人机都能替代人工完成信号采集、环境监测等任务。”天源迪科技术经理汪昭辉介绍道,在人工智能、算法与国产算力的加持下,这位“智慧侦查员”能精准识别水箱破损、车辆违停、垃圾堆放等问题。

“以往靠人力地毯式搜索信号,如今无人机十分钟即可覆盖全域。”汪昭辉表示,从地面到高空,从安全区到危险带,算力不仅赋予无人机“翅膀”,更赋予其“智慧”。借助算力,信号巡逻效率大幅提升,日常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安全。

在通讯运营商领域,国产算力应用同样瞩目。手机缴费掌上办、业务办理秒级响应、流量余量精准提醒……这些便捷体验背后,是国产算力对电信系统的深度赋能。

“用户流量80%时,两分钟内即可收到提醒——这看似简单的服务,曾因技术与带宽限制,延迟往往长达半小时甚至数小时。”天源迪科电信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许先波表示。

在他看来,这场技术跃迁不仅体现在更加便利的用户体验,更是国产算力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象征。

随着数智融合的不断深入,算力背后的信创应用正从政务、金融等加速普及至通讯、能源、教育、医疗等更多领域,这背后亦离不开技术的自主可控与生态协同。

天源迪科副总经理李威表示,20年来,天源迪科已完成200多个系统模块、600多万行代码的全业务适配,在与鲲鹏等生态产业伙伴的深度协作中完成了从需求、研发到落地的创新闭环,推动国产技术从“参数导向”向“价值导向”跃迁,形成强大的“软硬协同”生态体系。“硬件厂商专注性能,软件服务商聚焦场景。双方通过适配共享、方案共创,让算力真正融入业务流程,释放价值。”

技术自研筑牢智慧协作根基,在生态融合下,国产算力正完成从基础工具到“智慧引擎”跃迁,让智慧应用加速融入生产生活,逐步推动“算力普惠”愿景走进现实。

天源迪科电信研发中心技术总监管晖表示,软硬件协同正不断夯实国产信创应用的技术底座,中小企业可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自动化迁移工具链及开源适配模板等工具提升应用开发效率,降低技术适配难度,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信创应用成本,快速完成系统迁移与优化。

“‘算力不贵’的关键在于精准投放。”李威表示,中小企业无需自建庞大算力设施,可依托生态共建共享,通过AI调度实现按需分配。“这既降低成本,又让更多企业共享信创生态红利,普惠市场主体。”

从算力基建的“一砖一瓦”夯实底座,到技术与应用的深度交织催生新机,国产算力正以扎根场景的深度,拓展着智慧赋能的广度,传递着智慧普惠的温度,汇聚成国产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