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河南思皓 思皓

打破偏见 全新一代速腾L重塑“燃油+智驾”价值标杆

2025年了,燃油车的拥趸依旧不在少数,或者说,燃油车销量依然占据半壁江山。2024年7月,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后,渗透率超过50%,但之后增速放缓。新能源用户拥抱电动化的经济性与前沿科技体验;燃油车用户则基于自身的使用频率、特定场景和对风险的评估,更倾向于信赖成熟可靠的燃油技术,市场需求逐渐分层且多元化。

既想要燃油车的动力形式,又想要电动化的智能科技体验,这类消费群体清晰且大范围存在。因此,很多车企选择了电动、燃油“两条腿”走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但问题随之而来:电动车与智能辅助驾驶强绑定,燃油车则被贴上“智能化洼地”标签。那么,燃油车真的能达到不输电动车的高阶驾驶辅助能力吗?

一、燃油车智驾独一份 推动行业变革

传统燃油车的电子架构复杂度高,算力升级空间有限,而新能源车依托纯电平台可更灵活整合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看上去,燃油车的智能化似乎存在“硬件天花板”,但这难不倒一汽-大众的工程师们。

在其每年180亿元的研发投入中,智能驾驶辅助与电子架构是核心方向,同时联合卓驭、华为等科技企业提升软硬件协同能力。据悉,从第一代IQ.Pilot的开发到量产,一汽-大众和供应商就经历了6年的打磨。

针对燃油车动力特性,一汽-大众专门设计开发了一套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来解决相关问题。针对散热难题,设计辅助驾驶域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并开发了风冷+增强辅助设计的散热方案,满足了最恶劣环境温度下各元器件的散热要求;在通信适配问题上,打通了和辅助驾驶相关的所有关联件的通信协议和功能适配,实现了辅助驾驶功能的快速上车。

例如全新一代速腾L,其搭载最新的IQ.Pilot 2.0增强驾驶辅助,采用可解释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具备高速/城快NOA能力,可实现上下匝道、超车变道,在城区可实现十字路口识别红绿灯,并起停(直行),遇到压线车辆或施工区域丝滑避障。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前提下,用户能体验到与新能源车同样优秀的“老司机”般的体验。全新一代速腾L,也是20万以内唯一搭载可解释端到端高速NOA的燃油车型,处于当前燃油车最高智能化水平。

与新势力追求激进开发、快速迭代的风格不同,一汽-大众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值率等。其驾驶辅助系统测试里程全国范围验证近30万公里,开发周期长达2-4年。“慢就是快”,一汽-大众绝不把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推向市场,不拿用户当“试车员”。

今年初,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提出了“智驾平权”战略路线,你追我赶争夺下半场智能化时间窗口,一时间,全民智驾、无人驾驶时代仿佛即将来临。但一场突发的严重事故,给热闹的高阶智驾浇了一盆冷水。随后,工信部加大监管,智驾宣传进入冷静期,安全重回第一性。一汽-大众在驾驶辅助技术上秉持的克制和冷静,恰好能体现其作为大厂的可靠和担当。一汽-大众不仅要做燃油车中最强的驾驶辅助,也要做最安全的驾驶辅助。

坚定做燃油智驾 填补市场空白

2023年初,大众品牌转型发展率先提出“油电共进”战略,为合资发展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一汽-大众认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绝非对立关系,油车不是落伍的产物,电车亦非智能化的唯一载体,能源形式不决定智能高度。

时间迈入2025年初,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一汽-大众进一步推出了“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一汽-大众高层表示:“我们判断未来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仍有1000万辆以上的规模,一汽-大众要做一场真正的全面作战:油的优势不丢、电的机会不让、混动的效率不缺、智能的体验不弱。”

相比主流燃油车仍停留在基础ADAS,一汽-大众制定“燃油车三步走”智驾路线图,成为合资企业中首个专门针对燃油车制定的智驾路线图,彰显了一汽-大众的智能化决心。

第一步,智驾1.0,2025年3月,普及燃油车核心高阶驾驶辅助功能,覆盖全国95%高速路段和90%城市路段;

第二步,智驾2.0,2025年9月,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95%城市路段,保证燃油车的智驾平权;

第三步,智驾3.0,到2026年,驾驶辅助功能实现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100%城市路段,所有路况都能开。

2025年上半年,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传统燃油车企普遍承压,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凭借燃油车基盘逆势增长,1-6月累计销量436,133辆,同比增长3.5%,燃油车市场份额7.6%,同比提升0.7%,逆势领跑合资品牌阵营。尤其是探岳家族在全新探岳L上市后,同比猛增38.8%。

这种持续领先的市场表现,与一汽-大众的智能化升级战略密不可分。全新探岳L搭载的IQ.Pilot组合驾驶辅助,率先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导入燃油车型,有效满足了燃油用户对智能科技的升级需求,填补燃油车智能化的空白点。在外界看来,一汽-大众通过燃油+智能重新定义竞争维度,为其赢得了产品差异化的时间窗口。

现已上市的全新一代速腾L,是一汽-大众燃油智驾路线2.0阶段的重磅产品,除了搭载最新的IQ.Pilot 2.0增强驾驶辅助,具备端到端高速NOA能力,还包含德系品质、操控动力、设计/空间多维升级。新车售价11.49万元起,上市还限时赠送保险礼遇,现金补贴4000元。

三、拒绝二选一 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企业推出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而非教育消费者。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但并未出现电车取代油车的现象,燃油车仍有极高的份额,且全球地区发展不均衡,油车必将很长一段时间存在。尤其是燃油车老司机或者燃油车爱好者,他们的天性就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

况且,新能源车技术远未成熟,还有许多关键性问题待解决。比如,电池续航、电池安全、电池性能衰减、充电设施是否完备、低温充电难等,仍然是用户关注的基本问题。虽说新能源已经进入下半场智能化,但上半场电动化远尚未结束,围绕着核心三电技术的一系列创新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高压快充和固态电池技术。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上半场和智能化下半场正在交替演进。

燃油车经过百年发展,各项技术早已成熟,具备补能优势,也没有续航焦虑,更不受温度的影响。叠加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油电之间,选车不再纠结。技术路线不应被能源形式束缚,无负担、高可靠、真普惠,才能让智能驾驶回归工具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