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上海: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加速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9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思记者魏其濛陈凤莉王烨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2024年,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年均增速13.1%。”在今天举行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亚鹏表示,近年来,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加速发展,通过高端产业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三成以上,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国内第一。人工智能领域,瞄准技术前沿,推动智算、语料、基模一体化布局,3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先后授牌,累计8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初步构建起亚洲最大的AI算力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累计获批的1类创新药、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1/6。

同时,上海市深耕重点产业集群,在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领域,进行集群化突破。2024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2.5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164.5万辆。大飞机和船舶海工集群上榜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C919从实现商业首飞到目前已累计交付22架。“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首航、LNG运输船全球领先,我国已集齐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蒲亚鹏说。

在招引外资方面,今年1-8月,上海市招商落地外资项目共278个,总投资额达1437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领域项目30个,总投资额23亿元;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188亿元。“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克服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2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3%;工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1.8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蒲亚鹏表示:“今年以来,我们顶住‘对等关税’压力逆势而上,工业和软信业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突出,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工业投资增长22.5%,软信业增长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