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实探数博会: 数据赋能千行百业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中国证券报》29日刊发文章《实探数博会:数据赋能千行百业》。文章称,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积极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按新的计算口径,预测到今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49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8日于贵阳开幕的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将举办26场交流活动和34场系列特色活动,1.6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375家中外企业参展。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当前,数据要素已成为赋能产业发展的引擎,以“数据要素为笔、以产业发展为砚”的数字化图景正加速展开。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这是数博会上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发)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数智应用展馆中科星图展台内,一辆无人机摆放在正中,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此次参展的内容介绍。“本次数博会中科星图重点聚焦低空经济赛道,带来涵盖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五位一体’的低空全链条产品体系和多种低空场景案例,主要展示中科星图在空天信息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研究成果。”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GEOVISiFlight低空智航应用平台是中科星图为本次数博会带来的亮点产品。该产品基于星图云及星图低空云提供的云上数据、云上计算、云上服务等,以市场化模式提供航摄采集、智能巡检、物流配送等标准化服务,以满足政务巡检、自然资源监测、韧性城市治理、基层监管等场景下的低空业务需求。

“时空信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广泛服务于千行百业,尤其是立体化、语义化和时序化的特征,使其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张继贤表示,作为低空经济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时空信息为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

还有企业用数据支撑大模型建设,进而赋能多个行业:北京万联易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展位上向参观者展示“共建可信数据空间,激活数据乘数效应”的业务模式。

“我们基于自己生态系统产生的交易、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可沉淀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这些数据可很好地支撑产业互联网大模型的建设。”万联易达副总裁杜新凯表示,公司建设产业互联网大模型的目标是赋能各个行业。基于产业互联网大模型,公司可为企业提供产业知识问答、产业数据问答等服务,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构建高质量数据集

在本届数博会上,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加快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和释放数据价值,成为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

刘烈宏表示,当前,高质量、大规模数据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有力支撑。截至6月底,我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400PB。

“目前,全国智算总规模达78万PFlops,位居世界第二。”刘烈宏表示,八大国家枢纽节点集聚了60%以上的新增算力,智算规模达62万PFlops,约占全国总量的80%。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成本约为东部的50%至70%。2024年贵州省数字产业规模达2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3%,贵州不仅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也成为“东数西算”最重要的枢纽节点之一。

“无论是智能体还是垂直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应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到底能不能构建出高质量数据集。”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张向宏表示。

在张向宏看来,当前,专业做高质量数据集构建的厂商规模还不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水平还有待提升。“可通过发放语料券的方式,补贴高质量数据集供给端、需求端和交易端,培养各方为高质量数据集付费的习惯,进而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构建。”张向宏说。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孟天广表示,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进行拉动,尤其是需求侧。只有供需充分匹配,数据要素市场才能有效运行起来,才能够带来数字经济的繁荣和数字创新的腾飞。

在壮大数据产业、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方面,刘烈宏表示,在去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数据局正在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加快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