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抢滩数字经济新赛道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文旅数字人——黄小西。(贵旅集团供图)

彭耀永

黔山叠翠间,算力如江河奔涌。

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正以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版图的重要一极:一大批云服务器在此扎根,全球领先的国产智算集群在此生长,1032家数据商在此交易,大模型的智慧火花在千行百业中绽放。

从存储时代的“数据仓库”到智能时代的“算力引擎”,贵州用十年时间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东数西算”战略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狠抓算力提质增效国产智算规模领跑全国

走进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机房内一排排服务器整齐矗立,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技术人员穿梭其中,密切监控着设备的运行状态。这里如数字时代永不停歇地心跳,万亿字节的数据在此吞吐奔流,支撑起遍布全国的智能计算。

“我们目前算力能力已超700PFlops,实现了通算、智算一体化服务。从曾经的数据存储为主,向智能计算不断转型升级。”贵州移动智算专家李海燕说。

从昔日数据存储为主,到今朝存算一体、智算优先,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完成的跨越升级,正是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的生动缩影。

十年前,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还停留在“筑巢引凤”的初级阶段,重点承接东部地区的数据存储需求;如今,这里已建成全国领先的智算集群,成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天文气象等前沿领域的“超级大脑”。

今年以来,贵州统筹推进“一体两翼三大转型”,推动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协同联动,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持续擦亮“贵州算力”品牌。

截至7月31日,贵州在建和运营的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全省算力规模累计达92.60Eflops,智算占比近97%,已成为国产化智算资源最丰富、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依托强大的算力底座,今年春节档期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使用贵安超算中心的算力进行渲染,超过40%的特效镜头离不开贵安超算中心的算力保障。

提供影视渲染算力服务仅仅是贵安科创推动超算算力市场化运营的应用场景之一。高效的计算资源和性能保障,让贵安科创在生物医学、天文气象、新型工业化、新能源大数据和新一代建筑抗震科研分析等多个场景中均有应用。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贵州正以坚实的算力底座、领先的智算规模和不断拓展的应用生态,稳步走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从存储到计算、从通用到智能,贵州不仅实现了算力规模与结构的双升级,更在国产化智算资源建设上走在全国前沿。随着“贵州算力”品牌持续擦亮、算力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生态日趋完善,贵州将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贵州能量”。

数据要素加速释放要素改革激活新价值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官网,一串实时跳动的数字令人瞩目:全国1032家数据商入驻、2550个数据产品上架、累计完成5124笔交易——成果背后,是贵州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创新探索,是数据从“沉睡的资源”变为“流动的资产”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国首家数据流通交易场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不仅开创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先河,更以“有序流动—有价可循—有迹可查”的递进式创新机制,推动数据真正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价值蜕变。

当前,交易所已联合专业机构初步制定数据资产“入表”路线图,构建涵盖登记、评估、融资、交易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企业数据资产化提供清晰路径,成为全国数据交易领域名副其实的“优质粮仓”,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优质数据资源。

贵州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离不开制度创新的坚实支撑。2025年初,贵州印发《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公共数据高质量开放利用。

截至目前,已发布19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覆盖交通、社保、医疗等多个高价值领域,为数据产品开发和场景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据的价值,成为贵州数据要素改革中最活跃的主体。

——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数据资产确权、评估及入表全流程,凭借数据资产获得2000万元贷款额度,成为国内工业企业数据资产融资的领先案例。

——贵州云宇橡胶有限公司也将“智慧生产预测”“橡胶原材料价格监测”两项数据知识产权进行质押,成功获得两家银行超3000万元融资,实现全国橡胶加工制造业数据资产融资零的突破。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利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创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官方“气象数据专区”的数据产品,可以提前预判恶劣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实现从“被动抢险”到“主动防御”的转变。

这些案例背后,是贵州以“数据要素×”行动为抓手,持续推动数据在多行业、多场景中释放乘数效应,只有数据用起来、流起来,才能产生价值。

金融领域,数据与信贷风控深度融合,帮助银行提升小微客户识别精度;

工业领域,实时生产数据驱动企业实现精准预测与敏捷调度;

农业领域,气象与市场数据协同助力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数据产业生态繁荣,贵州开展精准招商。

目前,已吸引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上海市工商联数字经济商会等机构来黔合作,推动上海本原智数、百事通等信息服务企业落地贵州。

全省已集聚重点数据标注企业20余户,从业人员超6000人,一条覆盖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易、应用的全产业链正在快速成形。

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再到“数据资本”,贵州正在探索一条符合西部特色的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

随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宝、迦太利华、梦动科技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崛起,贵州不仅壮大了本地数据要素市场,更成为西部地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

未来,贵州将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制度改革,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推动数据产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真正让数据“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AI创新驱动大模型重塑千行百业

“我想摆摊卖洋芋需要啥手续?”在贵州省政务大厅,面对市民杨大姐提问,“贵人智办”AI助手瞬间解析为“食品摊贩备案”,并精准推送办理链接。

这背后是贵州创新的“大模型+政务服务”——通过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攻克群众语言与政务术语间的“理解鸿沟”。

在南方电网的贵州智能作业中心,三四名工作人员,仅通过大模型技术驱动“AI无人机”,便能完成全省5.5万公里输电线路的自主巡航工作,同时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机巡系统进行缺陷识别和处理。相比过去,人工减少了90%,效率提升了12倍,缺陷检出率达90%以上。

在“一码游贵州”平台上,萌态可掬的虚拟导游“黄小西”成为游客的贴心伙伴。而它背后是整合了贵州所有A级景区信息、实时客流及交通数据的专属旅游大模型。游客只需用文字提问,“黄小西”能瞬间生成一份个性化的定制行程,还能推荐当下最应季的美食。它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问完就懂的旅行”。

行业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贵州正以行业大模型为支点,撬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变革。

2024年,贵州印发《贵州省促进行业大模型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聚焦24个重点行业,开展‘模型构建—场景打造—产业赋能’三位一体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累计打造100个以上应用场景,2027年累计打造至500个。这份被业内称为“贵州大模型行军图”的方案,摒弃追逐通用大模型的盲目热潮,坚定走向深耕垂直领域、解决产业真问题的差异化路径。

“大模型不是炫技,了解行业需求,与行业深度融合,才能解决真问题。”省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贵州已在电力、医疗、有色金属、化工等十余个行业成功落地大模型应用,打造了近百个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从“制药大脑”到“AI质检”,从“云医生”到“智能导游”,行业大模型正成为贵州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驱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演进。

打造全国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字生态圈”逐步显现

今年3月初,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赴上海开展招商考察,与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等单位及相关企业深入对接,共商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短短一个月后,24家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企业组团赴黔,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为东西部协作注入数字新动能。

“用十年时间将‘大数据’从概念词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此次考察交流让我重新认识了贵州,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戴剑飚表示,今天的贵州,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典范,更是数字中国的创新标杆。

在过去,谈到贵州大数据,常说凉爽气候、稳定地质和低廉电价;现在,企业家谈论贵州,更多是因为良好产业基础、人力和人才资源、服务意识。

当前,贵州正加快打造“全国数字产业集聚区”,围绕“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跃升。

同时,加快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应用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数字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数字产业体系。

今年7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数据产业园等首批3个省级数智产业园正式授牌。其中,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数据产业园已吸引数据标注从业人员超1000人,累计集聚大数据及相关企业1700余家。这些企业涵盖了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分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产业链条。

在黔南州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一场从“荒山坡”到“数字谷”的蜕变同样精彩。这个自2015年投入使用的小镇,在仅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累计产值高达170亿元,其中大数据产业产值达71亿元。

随着一个个大数据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抱团成群,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圈”越发壮大,产业链不断完善。正激活源源不断的数字生产力,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贵州用十年时间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今,这里有坚实的算力底座支撑创新,有活跃的数据市场配置资源,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检验价值,更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培育未来。在这片曾经被认为“偏远”的土地上,数字经济正在书写着精彩的“贵州篇章”,让“黔”力无限的故事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