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这个荒诞网站藏着30个AI「鬼点子」, 但我觉得它活不长

一个绝妙的点子往往是公司最危险的毒药。

最近在X上闲逛,淘到了一个神奇的网站——「Absurd.website」。

正如名字一样,它荒诞、有趣、脑洞大开,里面收录了各种奇葩的小项目,有些甚至能看到AI生成的痕迹。

比如项目海报过于光滑的皮肤,一眼AI:

稍显粗糙的AI界面设计:

还有100%AI项目OpenCelebrity:

这个网站成立于2020年,声称每月推出一个独特的项目和一个仅限会员的秘密项目,不过截至目前也只收录了30个项目。

网站链接:https://absurd.website/

接下来,我们挑几个好玩的项目唠唠。

五花八门的AI小项目

SexyMath(性感数学)

没想到,数学有朝一日竟能跟性感联系在一起。这款游戏的规则是,答对10道乘法题,就能解锁一张美女照片。有网友反馈称,我从未见过我的孩子如此积极地学习乘法!他们解题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甚至还挑战自己提高分数。

由于尺度有点大,进入游戏前先有个「免责问答」:你年满18岁吗?可问题是,都18岁了谁还做简单的乘法题啊?

Artist'sDeathEffectDatabase

收藏界存在一种现象,叫「艺术家死亡效应」,当艺术家去世时,其作品往往会价值飙升。该项目就是通过分析艺术家的预期寿命(根据各国的平均寿命和出生日期),为投资者识别作品价值有望上升的艺术家。

数据库按艺术家的预期剩余寿命进行排序,并使用简单的颜色编码系统进行分类。绿色代表非常好的投资,黄色代表良好投资,红色则是低投资潜力。

艺术家去世本身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情,将其与财富机会挂钩,总感觉太没人情味。

SpotTheDifferences(找不同)

请看下面两幅照片,给你5分钟找出其中的不同。

你会发现,花了很大功夫也找不出任何差异,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张一模一样的图片。这种设定想传达一个观点:社会给我们的压力,让我们一直在追寻某些东西,然而这种追求本身可能是无意义的。

InfluencerOvernight(一夜成名的网红)

这是一个社交实验。参与者只需关注一个Ins账号并帮助推广,当该账号达到10万粉丝时,会随机挑选一位粉丝来接管这个账号。

我们去这个ins账号看了下,里面都是用AI生成的网红,截止目前只有61个粉丝,照这个速度得猴年马月才能俘获10万粉丝。

AGuideForAliensToLiveOnEarth(外星人地球生活指南)

这是一本专门为外星人设计的旅游指南,不仅帮助外星人了解如何解读人类的语言、如何在派对上融入,还教人类如何变得更好,尊重文化差异和保持好奇心。

SlowDeliveryService(慢速快递)

该项目提供长途送快递服务,但配送方式是靠两条腿,且要求送达距离至少为100公里。按照快递员每天平均行程30到40公里算,1000公里的配送大约需要一个月。

OneLifeGame

以《丛林中的猴子》为例,玩家通过鼠标和键盘操纵猴子跳跃、移动,以收集道具和躲避障碍物。它的创意在于规则设置,强调「只有一次机会」的游戏体验,输了就gameover,不会再让你重开一局。

AddLucktoYoure-Store

只需简单嵌入HTML代码,就能让一只可爱、简约的招财猫出现在电商网站的角落弹出框中,静静地挥手。

OPERATIOND-DAY:ONESECONDOFWAR

这是一款让你感受战争残酷性的硬核3DFPS游戏,它不是看你能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而是看你能坚持多久。我试玩了一下,仅坚持1.2秒就「阵亡」,一个战斗在一瞬间就结束了。

此外,该网站还包含了其他奇奇怪怪的项目。

PuzzleSolversAgency:专门帮人解决拼图、乐高、各种游戏和其他复杂难题。

AbsurdToiletWater: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由马桶水制作的香水。

InvisibleLingerie:一款性感且隐形的内衣,既看不到也摸不着。

TriptoMars:耗时7个月完成的第一款实时太空飞行模拟器游戏。

HelicopterJobs:政府资助来提供毫无意义的在线工作(如点击按钮),并支付工资,旨在解决失业问题。

EyesDatingSite:一个通过凝视对方眼睛来促进情感连接的约会网站。

仅凭创意就可以了吗?

现如今,AI圈越来越卷,但产品同质化也愈发严重。创意总是稀缺的,但仅凭创意就能取胜吗?

这让我想起了两个故事。

@带娃术士刘洪伟曾年入百万,做了三档综艺节目的总编剧,但一个都没播出来。

第一个节目是直播脱口秀《小葱秀》,第一期播出后因尺度过大被下架。

另一个节目是模仿《周六夜现场》的形式,将每周的热点事件做成小品。当时,卓伟因为曝光明星花边新闻的「周一见」而爆红,他们就想与卓伟合作,提前获知下周的花边新闻,签署保密协议,然后写小品、排小品,等到周一发布。所有人都对这个策划充满期待,但最终因各种原因夭折。

还有一个节目是让一个算命师和一个科学家对决,类似于算命师说自己家闹鬼,科学家则通过科学分析提出可能的解释。创意很有趣,但最终也未能面世。

这人也是个奇才,想的节目创意一个比一个精彩,但也各有各的「死法」。

另一个是乔布斯在采访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一个绝妙的点子往往是公司最危险的毒药」。

为什么这么说呢?乔布斯表示,在他离开苹果以后,发生了一件几乎毁掉苹果的事。时任苹果公司CEO的JohnSculley有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盲目乐观,以为光凭创意就能取得成功。

他总是觉得,只要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公司就一定可以实现,问题在于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因为你会发现新东西,思考也更深入,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总有些问题是技术和材料无法解决的。

设计一款产品需要考虑成千上万的细节,必须在无数次的尝试中梳理出最合适的方案。这个过程至关重要,无论一开始有多少绝妙的创意,最终的结果都需要通过团队的不断磨砺。

现实中也有太多例子提醒我们,创意只是开始,头脑一热就开干,结局大概率就是一地鸡毛。

就以这个Absurd网站为例。这个网站的发起人脑洞够大吧,但从2020年9月25日发布第一个帖子至今,X上的粉丝只有少得可怜的26个,每篇帖子点赞数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在其他平台也没掀起什么水花。

国外的AI工具聚合网站DANG!专门搞了个「AI坟墓」的页面,用来记录那些「挂掉」的AI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新增的4850个AI工具中,已有1351个被关闭、收购或停运,仅2025年就有277个工具停运。这是啥概念?平均每天都至少有一款AI工具入土。

我去扒拉了一圈,有些AI项目确实「死有余辜」,比如AI搭讪语生成器AIPickupLines,虽在推出当天因其幽默获得一波关注,但由于缺乏持续的用户粘性和盈利模式,最终被收购后关闭。

当然也有些项目死得比较冤。

比如头像生成器AlterAI,主打功能就是将普通自拍照转化成高质量、专业的领英、ins真人头像;

名人自拍生成器MaskrAI,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与马斯克、梅西和爱因斯坦等名人合照;

发型生成器TryHairstyles.io,单击一下即可实时尝试流行发型;

AI航班搜索工具GetMeFlights,帮助用户找到廉价航班,还能提供旅游指南、定制行程。

这些AI项目乍一看好像挺有需求,也挺有趣,但它们都有一些共通的毛病:

没有真正解决用户需求问题,往往只是用封装的GPT,但没有形成实际的工作流程。

即使有不错的产品,但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没有办法被人看到。

一些AI工具和用户的工作流不兼容,增加了额外的摩擦。

有些AI工具号称为「每个人」设计,但实际却没有明确的目标用户。

很多AI工具并没有真正节省时间,仍需要人工清理、检查和复制粘贴。

如今AI是个香饽饽,热钱纷纷往里砸,但说实话,很多AI产品就是噱头大于实际功能。要知道市场是极其残酷的,创业公司不能一拍脑壳就下手,想出个点子就以为能成,更不可盲目跟风。

成功的产品不仅仅取决于创意的独特性,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适应市场的需求,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单纯炒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