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距2735mm, 8.98万起, 解析零跑B01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零跑B01无疑是一款受到广泛关注的新车。自上市以来,这款定价在10万至15万元区间的车型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并以其实用性与均衡表现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对于预算有限、追求智能化和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它甚至被誉为“第一辆家用纯电轿车”的优选。
零跑B01售价为8.98万元至11.98万元的价格区间。这样的定价策略,明显意在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8.98万元的入门版本就能满足代步需求,续航430公里,足以覆盖城市通勤。而对于对舒适性和智能化有更高要求的家庭用户,则可以选择550公里或650公里续航版本,配置逐步提升,包括热泵空调、全景天幕、座椅加热、通风等功能,一应俱全。
一辆车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第一眼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观设计。零跑B01延续了新能源车型的典型风格,主打简洁和现代感,但并未过度追求夸张与个性化,而是选择了一种耐看的中庸路线,这让它既符合年轻用户的审美,也不会让家庭用户觉得过于张扬。
零跑B01的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这是新能源车的典型特征。一方面,这样的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优化,能有效降低风阻;另一方面,也明确传达了其新能源身份。贯穿式日间行车灯横向拉伸视觉效果,与两侧锐利的大灯组相连,夜间点亮时营造出科技氛围。灯组内部结构简洁,没有过度堆砌复杂元素,整体辨识度较高。
车身尺寸为4770×1880×1490mm,轴距2735mm,属于紧凑型纯电轿车中的“大尺寸”代表。侧面线条简洁流畅,从前翼子板延伸出的腰线一直贯穿至尾灯,增强了整体的连贯感。车窗线条微微收窄,使得整车在视觉上更显修长,运动感也随之提升。值得一提的是,B01并没有采用过于激进的折线设计,而是保持了舒展顺滑的比例。对于长期用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稳妥的设计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尾部造型延续了整体简洁风格,采用小幅溜背设计,既不夸张又带来一定的动感。贯穿式尾灯与前脸呼应,点亮后识别度颇高。下方的黑色包围与车身形成对比,增加层次感。虽然有装饰性的排气口元素,但作为一款纯电动车,零跑B01并没有真实排气管,这一点进一步强调了新能源属性。
如果说外观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步,那么内饰与配置就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零跑B01在内饰上同样贯彻简洁与实用的设计理念,并且在智能化方面做了不少功课。B01标配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分辨率清晰,操作流畅。车机搭载高通8295芯片,保证了多任务处理的流畅度。无论是导航、影音娱乐还是空调调节,界面响应速度都非常快,用户体验远优于传统燃油车的车机系统。
零跑B01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较高,支持方言识别和连续对话。实际体验中,不仅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还能实现车窗、天窗的操作,解放双手的同时增强了智能化氛围。高配车型还提供了更高阶的智能辅助功能,比如场景化语音交互,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进行个性化推荐。
内饰提供幻月紫、纤云灰等配色方案,整体风格偏年轻化。大面积采用软性材质包覆,触感优于同级别一些以硬塑料为主的车型。座椅与门板处的细节处理细腻,搭配氛围灯设计,让车内显得简洁却不单调。
对于家用轿车而言,空间是衡量实用性的核心指标。零跑B01在空间表现上做到了“够用且合理”,既保证了前后排的乘坐舒适度,也兼顾了储物能力。身高1.78米的体验者坐入前排,头部与腿部均有充裕余量,座椅支撑性良好。后排腿部空间超过两拳,头部也能保持适中余量,不会产生压迫感。无论单人驾驶还是全家出行,车内空间都能应对。
座椅采用皮质或皮织混搭材质,填充柔软度适中,兼顾支撑与舒适。部分版本支持电动调节、加热与通风功能,提升了使用体验。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为后备箱拓展更多可能。常规后备箱容积为460L,能容纳两只24寸行李箱加随身背包,满足日常出行无压力。
B01全系标配安全气囊,包含前排主副驾驶气囊、侧气囊以及前后排贯穿式气帘,这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比较厚道的水准。车身材料方面,高强度钢的比例达到76.6%,关键区域例如A柱、B柱和电池周边都进行了额外加强,确保在碰撞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舱内空间。与此同时,它还配备了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比如热失控监测、过充过放保护、碰撞断电等功能,这些都属于新能源车必须重视的部分。
高配车型上,零跑B01还提供了激光雷达,实现更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工况下,它能够实现自动跟车、主动变道以及部分场景下的智能超车。这些功能我也亲自体验过,它的表现还算稳健,并没有那种“忽左忽右”的不安全感。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功能在实际道路中仍旧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不能完全依赖。
动力方面,其中零跑B01 2025款 430舒享版,搭载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最大扭矩175N·m,电动机总马力136Ps,最高车速150km/h,百公里耗电量11.4kWh/100km。该车电池容量为43.9kWh,纯电续航为430km。实际驾驶中,电动车“起步快”的特性在B01身上同样明显。轻踩电门,车辆就能平稳提速,并不会出现突兀的窜动感。中段加速能力比较充足,在城市道路上超车轻松,高速上再加速的响应也比较干脆。
不过,零跑B01并没有刻意强调性能调校,它的动力输出逻辑偏向“温和”,更注重驾驶舒适性。这种调性对于家庭用户和新手司机来说,反而更容易接受。毕竟大多数人日常使用场景以通勤和短途出行为主,不需要过分强烈的加速推背感。
底层的电机和电控来自零跑自研体系,这也是它能够把价格压下来的原因之一。相比部分依赖外部供应商的车企,零跑在“三电”自研方面走得比较彻底。长期来看,这种自研优势有助于控制成本和稳定供应,对车主来说,也能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底盘结构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这是目前紧凑级轿车常见的组合。从实际体验来看,悬架的调校更偏向舒适性。在经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能够较好地过滤掉震动,传递到车内的感受比较柔和。高速行驶时,车身的稳定性也算不错,不会有过多的漂浮感。
在隔音方面,B01的表现中规中矩。低速时车厢很安静,基本听不到电机的噪音。但在高速阶段,风噪会逐渐明显,这是它在NVH层面仍有改进空间的地方。不过考虑到它的价格区间,这种表现是可以接受的。
刹车脚感属于比较线性的一类,不会像有些电动车那样前段虚位明显,整体衔接感自然。能量回收系统提供多档可调,适合不同驾驶习惯的人。比如在城市拥堵路段,可以调高回收力度,减少频繁踩刹车;而在高速巡航时,可以调低,获得更接近燃油车的驾驶感受。
总结
综合来看,零跑B01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收获较高销量和热度,核心原因在于它的均衡性。它并不是靠某一项单点优势吸引用户,而是把价格、空间、配置、续航、智能、安全等多个方面都做到相对均衡。对年轻消费者来说,它的智能化功能和实惠的价格降低了入门门槛;对家庭用户来说,空间和舒适性配置保证了实用性;而对于经常跨城出行的人群,长续航版本也提供了保障。正是这种多层次的覆盖能力,让B01成为不少人“第一辆纯电车”的候选。
从我的角度来说,零跑B01它的出现,让10万元左右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也推动了新能源车在下沉市场的普及。如果你正好预算在这个区间,并且想要一辆日常通勤和家庭使用都能兼顾的车,那么零跑B01值得去试一试,你觉得该车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交流。